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2018年10月25日12:18:09 15 23,246 °C
摘要

无论即将到来的是大数据时代还是人工智能时代,亦或是传统行业使用人工智能在云上处理大数据的时代,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程序员,不懂深度学习(Deep Learning)这个超热的技术,会不会感觉马上就out了?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深度学习是啥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上图中每个圆圈都是一个神经元,每条线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。我们可以看到,上面的神经元被分成了多层,层与层之间的神经元有连接,而层内之间的神经元没有连接。最左边的层叫做输入层,这层负责接收输入数据;最右边的层叫输出层,我们可以从这层获取神经网络输出数据。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层叫做隐藏层

隐藏层比较多(大于2)的神经网络叫做深度神经网络。而深度学习,就是使用深层架构(比如,深度神经网络)的机器学习方法。

那么深层网络和浅层网络相比有什么优势呢?简单来说深层网络能够表达力更强。事实上,一个仅有一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就能拟合任何一个函数,但是它需要很多很多的神经元。而深层网络用少得多的神经元就能拟合同样的函数。也就是为了拟合一个函数,要么使用一个浅而宽的网络,要么使用一个深而窄的网络。而后者往往更节约资源。

深层网络也有劣势,就是它不太容易训练。简单的说,你需要大量的数据,很多的技巧才能训练好一个深层网络。这是个手艺活。

感知器

看到这里,如果你还是一头雾水,那也是很正常的。为了理解神经网络,我们应该先理解神经网络的组成单元——神经元。神经元也叫做感知器。感知器算法在上个世纪50-70年代很流行,也成功解决了很多问题。并且,感知器算法也是非常简单的。

感知器的定义

下图是一个感知器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可以看到,一个感知器有如下组成部分:

(1) 输入权值 一个感知器可以接收多个输入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每个输入上有一个权值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此外还有一个偏置项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就是上图中的w0。

(2) 激活函数 感知器的激活函数可以有很多选择,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下面这个阶跃函数f来作为激活函数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(3) 输出 感知器的输出由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如果看完上面的公式一下子就晕了,不要紧,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理解。

例子:用感知器实现and函数

我们设计一个感知器,让它来实现and运算。程序员都知道,and是一个二元函数(带有两个参数x1和x2),下面是它的真值表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为了计算方便,我们用0表示false,用1表示true。这没什么难理解的,对于C语言程序员来说,这是天经地义的。

我们令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而激活函数就f是前面写出来的阶跃函数,这时,感知器就相当于and函数。不明白?我们验算一下:

输入上面真值表的第一行,即x1=0;x2=0,那么根据公式(1),计算输出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也就是当x1x2都为0的时候,y为0,这就是真值表的第一行。读者可以自行验证上述真值表的第二、三、四行。

例子:用感知器实现or函数

同样,我们也可以用感知器来实现or运算。仅仅需要把偏置项的值设置为-0.3就可以了。我们验算一下,下面是or运算的真值表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我们来验算第二行,这时的输入是x1=0;x2=1,带入公式(1)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也就是当x1=0;x2=1时,y为1,即or真值表第二行。读者可以自行验证其它行。

感知器还能做什么

事实上,感知器不仅仅能实现简单的布尔运算。它可以拟合任何的线性函数,任何线性分类线性回归问题都可以用感知器来解决。前面的布尔运算可以看作是二分类问题,即给定一个输入,输出0(属于分类0)或1(属于分类1)。如下面所示,and运算是一个线性分类问题,即可以用一条直线把分类0(false,红叉表示)和分类1(true,绿点表示)分开。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然而,感知器却不能实现异或运算,如下图所示,异或运算不是线性的,你无法用一条直线把分类0和分类1分开。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感知器的训练

现在,你可能困惑前面的权重项和偏置项的值是如何获得的呢?这就要用到感知器训练算法:将权重项和偏置项初始化为0,然后,利用下面的感知器规则迭代的修改wi和b,直到训练完成。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其中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wi是与输入xi对应的权重项,b是偏置项。事实上,可以把b看作是值永远为1的输入xb所对应的权重。t是训练样本的实际值,一般称之为label。而y是感知器的输出值,它是根据公式(1)计算得出。η是一个称为学习速率的常数,其作用是控制每一步调整权的幅度。

每次从训练数据中取出一个样本的输入向量x,使用感知器计算其输出y,再根据上面的规则来调整权重。每处理一个样本就调整一次权重。经过多轮迭代后(即全部的训练数据被反复处理多轮),就可以训练出感知器的权重,使之实现目标函数。

编程实战:实现感知器

完整代码请参考GitHub:点击查看

对于程序员来说,没有什么比亲自动手实现学得更快了,而且,很多时候一行代码抵得上千言万语。接下来我们就将实现一个感知器。

下面是一些说明:

  • 使用python语言。python在机器学习领域用的很广泛,而且,写python程序真的很轻松。
  • 面向对象编程。面向对象是特别好的管理复杂度的工具,应对复杂问题时,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很容易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多个简单问题,从而解救我们的大脑。
  • 没有使用numpy。numpy实现了很多基础算法,对于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来说是个必备的工具。但为了降低读者理解的难度,下面的代码只用到了基本的python(省去您去学习numpy的时间)。

下面是感知器类的实现,非常简单。去掉注释只有27行,而且还包括为了美观(每行不超过60个字符)而增加的很多换行。

接下来,我们利用这个感知器类去实现and函数。

将上述程序保存为perceptron.py文件,通过命令行执行这个程序,其运行结果为:

深度学习实战教程(一):感知器

神奇吧!感知器竟然完全实现了and函数。读者可以尝试一下利用感知器实现其它函数。

小结

终于看(写)到小结了...,大家都累了。对于零基础的你来说,走到这里应该已经很烧脑了吧。没关系,休息一下。值得高兴的是,你终于已经走出了深度学习入门的第一步,这是巨大的进步;坏消息是,这仅仅是最简单的部分,后面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着你。不过,你学的困难往往意味着别人学的也困难,掌握一门高门槛的技艺,进可糊口退可装逼,是很值得的。

下一篇文章,我们将讨论另外一种感知器:线性单元,并由此引出一种可能是最最重要的优化算法:梯度下降算法。

参考资料

  1. Tom M. Mitchell, "机器学习", 曾华军等译, 机械工业出版社

PS:该文章为转载文,感觉写得很精彩,顾分享给大家,已将原文作者python2的代码改为python3的代码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ybuluo.com/hanbingtao/note/433855

感谢原作者的付出!

weinxin
微信公众号
分享技术,乐享生活:微信公众号搜索「JackCui-AI」关注一个在互联网摸爬滚打的潜行者。
Jack Cui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目前评论:15   其中:访客  9   博主  6

    • avatar Phoenix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10 辽宁省沈阳市 黄金工艺学院 1

      请问代码是参考哪本书?

        • avatar Jack Cui Admin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 Android 8.0.0 MIX 2 Build/OPR1.170623.027 辽宁省沈阳市 联通

          @Phoenix 没有具体的书,都是网上的资料。

        • avatar chandler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电信 1

          原来是韩斌涛大佬的文章,当时看到这位大佬的博客,感觉挖到宝了

            • avatar Jack Cui Admin 来自天朝的朋友 Safari浏览器 Mac OS X 10_14_4 北京市 百度网讯科技联通节点

              @chandler 嗯嗯,是的~

            • avatar Te Fuir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电信 0

              可以转载嘛大佬

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Jack Cui Admin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Mac OS X 10_14_4 北京市 百度网讯科技联通节点

                  @Te Fuir 可以,注明来源即可,PS:我不是原作者哈~

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cslbb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Mac OS X 10_14_3 上海市宝山区 上海大学 2

                  reduce(lambda a, b: a + b, list(map(lambda x, w: x * w, input_vec, self.weights)), 0.0) + self.bias)
                  TypeError: can’t multiply sequence by non-int of type ‘float’
                  为什么会报这个错呢 代码和博主一样啊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cslbb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Mac OS X 10_14_3 上海市宝山区 上海大学 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@cslbb 我的问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Jack Cui Admin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Mac OS X 10_14_4 北京市 百度网讯科技联通节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@cslbb 你需要拆开检查,每个变量都是什么值,每个变量都是什么类型,在这句话前用print打印和type看变量类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分析下,哪块出了问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青阳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10 广东省中山市 电信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@Jack Cui 上面代码行里0.0是什么意思呢?我删除这个,结果还是对的。是为了示意一开始的bias为0么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科密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10 江苏省南京市 移动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博主您好,想问一下,想实现这个代码,命令行需要输入什么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Jack Cui Admin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10 北京市 电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@科密 python运行这个py文件即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Zhan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10 北京市 中国科学院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完大佬写的机器学习教程,现在准备看深度学习。跪求大佬推荐一两本关于pytorch深度学习的书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Jack Cui Admin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10 北京市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@Zhan pytorch深度学习实战就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vatar 阿嚏 来自天朝的朋友 谷歌浏览器 Windows 10 北京市 移动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edict方法里最后的0.0难道不应该是self.bias么?不然全部都是加0.0